近日,在網上看到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有個女生嘴上貼著一層黑黑的疑似膠布的東西。而據其自己說,她這樣的狀況全是自己老公的杰作。
因為其在晚上睡覺時有打呼的習慣,他老公實在是忍無可忍,就在網上買了一個拉練,然后當她睡著后,用雙面膠貼將拉鏈粘起來貼在了她的嘴上。
視頻雖然很搞笑,但是打呼這一問題確實影響著無數的人,很多只怕也想用同樣的辦法來對待睡在自己身邊的那個打呼者。
不過,作為同樣睡覺打呼的人,很想替廣大“呼友們”說一句“你以為我們想??!”
打呼不是我想停,想停就能停
數據顯示,在諸多睡眠障礙之中,“打呼”成為了公敵。
打呼的癥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發明顯,在中國,男性35歲以后、女性更年期后打呼的發生率上升,平均20歲的人群中,會有5%的女性和29%的男性是打呼者;平均50歲的人群中,有40%的女性和60%的男性打呼;平均70歲的人群中,則70%的男性和女性都會打呼。
像我自己就是一個睡覺打呼十分嚴重的人,周邊的人常常深受其擾。當還在讀書時,大一整整一個學期同寢室的幾個哥們就沒睡過一個好覺,但當時介于還不太熟悉,他們都是選擇了默默忍受。到了第二個學期相互之間熟悉了起來,他們也終于爆發了,比如勒令我必須最后一個睡覺,當時寢室在11點過后會限電,可還是能帶動一臺電腦的運行,于是那就成為了我的特權,他們十分謙讓的將每晚11點過后的電腦使用權給了我,只求我能晚點再睡。
在工作以后“打呼”所帶來的困擾也一點也沒減少,像在辦公室當別人都在午休時,而像我們這種打呼嚴重的人卻根本不敢睡死,害怕會吵到別人,在天氣合適的時候還能選擇在車上睡睡,可當太熱或太冷時,你又要面臨兩個選擇,一是開空調費油,二是不開空調“想死”。
若是“打呼”只是單單影響一下周圍的同學、同事我覺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要是影響到了領導或是女友,那真是“倒了大霉”。
不巧類似經驗我也有,一次和領導出去出差,因為沒有異性,客戶就只給安排了一間房,本來也沒什么,一直到晚上12點多,領導依然睡意全無還在玩手機,而我一不小心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時,看到領導依然和前一天晚上一樣靠在床頭看手機,我知道壞了,弱弱的問了一句“沒睡覺?”領導撇了我一眼,回了三個字“睡得著?”
至于影響到了女友的話,后果可比嘴上貼拉鏈要嚴重得多。
產品五花八門,作用真假難辨
很多人都嘗試過對“打呼”進行治療,現在市面上治療打呼的產品五花八門,有貼的、有戴的、有墊的、還有吹的,像傳統治療方法有針灸、也有手術。
究其原因,是因為“打呼”的市場體量十分巨大,光是在國內,睡覺打呼的人數大概就有4億人左右,打呼嚴重的人數也有將近2億,其中5千萬人會在呼嚕中發生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但在體量的背后,產品的效果或實用性卻跟不上,像我本人購買過一款貼式治療儀,其原理是將一塊有外接設備的貼紙貼在手腕處,在打呼時,貼紙通過外接設備會發出微弱的電擊,采用的是“電刺激厭惡療法”,就是將你打呼時的行為與電刺激之間建立條件反射,一旦打呼行為出現就予以電刺激,使被治療者產生厭惡體驗,但尷尬的是電流太小沒感覺,電流加大又會被痛醒。
那些有效果的在體驗上又沒有那么舒適,在網上一款飛利浦的穿戴式治療儀售價從6000到16000元不等,光是價格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加上是穿戴式設備,在睡覺時戴個呼吸罩想想也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并且很多人反映在治療儀帶久了之后會產生很強的依賴性,沒有帶反而會睡不著覺。
接受手術也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不過從身邊做過相關手術的人反饋來看,術后會經歷一段很長的痛苦期,無法說話,只能吃流食,并且在一兩年后會再次復發。而且對于因肥胖引起的打呼效果還要更差。
所以大部分這類產品都陷入了“功能性”和“實用性”無法兼顧的尷尬局面。
以色列作為醫療創新大國,在“打呼”領域也當然不會“袖手旁觀”,在兩年前以色列Quiet Life技術公司研發了一個“智能鼻貼”,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使用ANC 主動降噪技術,檢測到呼聲之后,發出與呼聲波形相反的聲音,兩條波形相互抵消,無法描述的呼聲也就被消除了。
它可以使呼聲有效下降15-20分貝,一般正常的呼大約在50-80分貝,超過80分貝的呼聲就會影響到周邊人的睡眠,我用分貝測試儀測試了一下,80分貝在安靜的夜晚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聲音了,一般所謂很大的呼聲也就差不多這樣,在減小15-20分貝后可以明顯感受到效果。
在這款產品在2017年推出,眾籌資金約1億元人民幣,不過在講究效果的同時,客戶依然會對產品的“實用性”進行吐槽,例如這款產品雖然粘合帶能與皮膚相貼,使其不會輕易掉落,但還是有很多睡覺不安分的使用者們表示,在睡覺時會不經意的弄掉,并且這款產品有一部分需要放在鼻梁上,很多不帶眼鏡的使用者表示這種異物感很不舒服。
于是Quiet Life針對這些建議作出了產品升級,他們研發了一款相同功能的“智能眼罩”,相比“智能鼻貼”,眼罩更加不容易掉,對于沒帶過眼鏡的人來說,也不會產生異物感,并且很多人在睡覺時都會帶眼罩,所以這款產品對于打呼的人及枕邊人就顯得非常不錯了。
這些研究,能還來健康睡眠嗎?
都知道打呼帶來的影響其實遠遠不止是讓旁人無法入眠那么簡單,打呼對于打呼者自己帶來的危害還要更大。
嚴重打呼者會伴隨著“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天有3000人因為打呼導致死亡。
打呼為什么會致死?連續不斷的呼嚕聲跟發燒一樣,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睡眠呼吸氣流不暢就會引發“呼聲”。呼聲之后會引起呼吸停止停止現象,每次呼吸暫停時間在10秒鐘以上,長時可達幾十秒,甚至幾分鐘不等,就可能會導致猝死。
打呼還會引起許多其他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疾病等,像我們熟悉的相聲藝術家馬季先生的離開就是與打呼有關。
上面也有說到很多治療打呼的方式,但是基本都是治標不治本,沒法從根源解決打呼的問題。
在科學幽默雜志《不可思議研究年報》舉辦的2017年“搞笑諾貝爾”中,“和平獎”的獲得者就與治療打呼有關,可不要因為是“搞笑諾貝爾”就小看了這些研究或發明,科學家們可是很“認真”的。
一個來自瑞士團隊他們研究發現,練習吹迪吉里杜管4個月能幫助改善較輕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以及相關的打呼癥狀。
迪吉里杜管是澳大利亞的土著樂器,吹奏這種樂器能鍛煉舌頭的肌肉并且減少咽喉部的“脂肪墊”,從而緩解打呼。其中一位研究人員已經用這種方法治療了2500名打呼患者。至于為什么是“和平獎”上文我的親身經歷應該足以說明問題。
另一項研究發現,打呼人群的癥狀跟個人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例如過度勞累會引起打呼,并且不只是身體上的勞累,精神上的勞累也會,建議在睡前對身體進行放松,像是泡個熱水澡,聽聽柔和的音樂、按個摩等等。
睡眠姿勢也很重要,仰睡或趴著睡比較會讓呼吸道不順暢,側睡時,松弛的肌肉會傾向一邊,比較不會堵住呼吸道。
再就是吸煙、酒精和刺激性藥物都會加重打呼,肥胖更是引起打呼的原罪之一。
雖然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但“全世界每天有3000人因為打呼導致死亡”這一數字著實還是讓我嚇一跳,想想或許是該改改那些壞習慣了。
小結
目前針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還沒有直接的藥物治療方案,很多人都是采用儀器治療,只是看到很多人反饋說,這類治療儀器在長時間使用后會產生嚴重的依賴性,像我就不太愿意使用。
之前也有說到,在治療打呼的產品市場其實體量非常之大,但目前還沒有出現能夠完美且沒有任何副作用的從根本上治愈打呼癥狀的產品,在深刻認識到“打呼是病,還要人命”之后,對于這類產品的出現有著極大的期待,而且有理由相信市場回報也一定會讓商家滿意。